近年東南亞市場迅速崛起,成為台灣企業拓展海外布局的重要選擇。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大環境下,台灣企業以實際行動進一步加速資源分散與市場多元化,選擇以東南亞為重點投資地區。根據經濟部投審司的數據顯示,2024年前十個月,台灣對新南向國家的投資金額達81.19億美元(約新台幣2636億元),年增率高達63%。在所有投資目的地中,新加坡、越南與馬來西亞仍穩居前三,但泰國則以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友善的投資政策,迅速吸引台灣企業目光,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。

台商重塑全球布局:東南亞地區崛起

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,全球經濟格局持續動盪,許多企業開始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。台灣企業作為全球製造鏈的重要環節,積極尋求新的佈局以降低風險。其中,東南亞地區因其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、基礎設施完善及市場潛力龐大,成為台商的首選。根據統計,2024年前10月,台灣企業在新南向國家的投資案件共253件,較去年同期增加39%,投資金額年增幅更高達63%。這些數據顯示,東南亞地區已成為台灣企業的主要海外拓展目標。

泰國成為新興投資熱點

過去數年,越南一直是台灣企業投資的熱門地區,但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,泰國以穩健的經濟發展和低投資風險迅速崛起。根據泰國官方統計,台灣已是泰國第五大外資來源國,僅2023年,台灣企業在泰國的投資案件就達94件,金額超過13.23億美元(約新台幣430億元)。特別是在電子製造、重電設備及工具機領域,台灣企業的布局逐漸深化。

以全球電子製造業為例,泰國吸引了包括全球前五大印刷電路板(PCB)廠商在內的投資。例如,台灣的工具機大廠東台已經在泰國設立技術服務中心,以提供即時服務並提升客戶滿意度。而士電也因PCB大廠欣興在泰國設廠的帶動效應,順勢進駐,成為供應鏈集聚效應的受益者。這些企業的動作不僅提升了泰國電子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,也促使更多供應鏈上下游廠商進一步投資。

泰國政策優勢提升吸引力

泰國不僅在基礎建設方面具備吸引外資的條件,其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完善的政策支持也對台灣企業極具吸引力。今年6月,台灣與泰國簽署《投資促進及保障協定》,為台商提供額外的投資保護與誘因。該協定的內容涵蓋投資保障、爭端解決機制及稅收優惠,為企業在泰國的長期經營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後盾。此舉有助於降低企業進軍新市場的風險,同時也進一步加深台泰經濟合作關係。

產業鏈轉移趨勢與未來展望

在全球貿易壓力不斷升級的背景下,產業鏈轉移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。以PCB產業為例,全球市場對該產業的需求持續增長,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近800億美元,而泰國正逐漸成為新興製造中心。隨著台灣大型企業的進駐,當地供應鏈逐漸完善,為更多中小企業創造了投資與合作的機會。

此外,泰國的製造業和基礎設施進一步加速升級,特別是在智慧製造、物流及重電產業方面展現了強大的發展潛力。泰國目前也積極推動東部經濟走廊(EEC)計劃,吸引高科技產業進駐,未來勢必成為台商拓展海外市場的關鍵據點。

東南亞市場的蓬勃發展為台灣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機遇,而泰國的優越條件更使其成為新南向政策的重要支柱。從穩定的投資環境到日益完善的產業鏈配套,泰國展現了無可比擬的吸引力。在雙邊政策與市場需求的驅動下,台灣企業的投入不僅將帶動泰國產業升級,也將進一步鞏固台泰經濟合作的深度與廣度。

延伸閱讀:

泰國冷鏈物流市場的持續發展

未來能源市場趨勢:東南亞的能源轉型機遇